戾气

之前,看到有一个人在论坛上说他在北京开茶叶店,支撑了三年,开不下去了,就关门远走云南,意思就是一去不复返了。临了,还很厌恶地丢一下一句话,说“北京,是一个充满戾气的城市。”当时,我看到“戾气”这个词,还觉得“城市充满戾气”这个讲法很新鲜很有趣。

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,城市的戾气是个体的怨气堆积而成的。其实,社会和群体的共性都是一致的,走到哪里都一样,远避云南难道就是人间天堂没有戾气了吗?人还说加拿大是靠近天堂最近的国家呢,可是我感觉我的周围同样充满“戾气”。

吃饭时我听到周围人最多的就是抱怨,抱怨这里的就业、找工,入学,就医,工资太低,税收太高;抱怨国内的政府、体制、空气、污染、食品安全,工资太低,税收太高……总之,哪哪哪都不合适,我有的时候在想,不如你们直接都奔火星上得了。

我们似乎是一个最难快乐的民族。其实,参照其他国家的移民来看,中国移民的整体经济实力是最强的了。只有中国移民才一过来就有钱在加拿大买房买车,安家置业,还要顺便把当地的房地产全部炒高,搞得本地加拿大人都买不起房子。只有中国人,才有钱去很多个国家旅行。有一张美国护照又怎么样,负债累累,一张机票都买不起,一辈子也是窝在一个小镇上。持中国护照怎么样,钱可以买世界的通行证。全世界最难获得签证的护照上,人照样盖了好几个国家的戳,班上去过许多国家的都是中国人。

很多其他国家的人,不要说古巴、哥伦比亚这些的,就是美国来的,因为经济窘迫,都不得不仓促开始打体力工现金工挣钱。对他们来说,人生规划、事业规划都是后话,有现金流进来买面包,家里老婆、孩子都要吃饭才是最迫在眉睫,急需解决的问题。而中国人呢,家境殷实,看看房子,买买车子,生生孩子,慢慢享受这里的北国风光;人生、事业都是有待规划。现金工是肯定不会去做的啦,常在吃饭时听到人互相问,”哎,你那个商业计划书怎么样?“”哎,有个项目,我们有空一起坐坐。“给小胖说起,小胖都是一撇嘴,”切~,都是扯闲篇儿的东西。“

或者就是当空中飞人,国内呆半年,加拿大呆半年,美国去去,古巴逛逛,游山玩水。反正加拿大也不大,其实也才十个省,一个月跑一个,就转完了。如果突然有人问起,“哎,你来加拿大做什么呢?”大都一脸茫然,想半天,说一句,“Just for fun." 试问有几个其他国家的人可以这么有底气地说这句话——“Just for fun."老大, “换一种生活方式”也是需要资本的。

可是即便中国人经济实力这么强了,还是抱怨,抱怨,一天到晚的抱怨。吃饭时,有一年轻小伙子咬牙切齿恶狠狠地说,“这帮政府里的人,都一样,都是一群吃肉不吐骨头的家伙!”吓!试问中国政府跟你家有多大仇恨呢?把你家整得家破人亡了怎么的?要说你们家也是属于既得利益者,要是没有家里条件撑着,你能在这里晃荡这么多年,整日里买酒把妹的?

国内的一党集权制确实有它的弊病,但是总体来看,国家实力、经济水平、生活水准还是持续上升的。只有“锅里有了”,“碗里才能有”。如果国家经济实力不强,“覆巢之下,岂有完卵”,我们这些个体也会受到影响。我在这里直观地感觉就是,中国的经济影响力还是很巨大的,印度、巴西、新加坡号称是经济新势力,但是和中国根本不能相抗衡。中国属于闷头求发展型,低调地就把全世界的钱给赚了。

前几天,因为下雪了。有几个古巴、哥伦比亚的因为加拿大消费税贵,在这里买不起衣服,还互相帮衬,把冬天的毛衣、靴子什么的带过来互相帮忙接济。我看人穿小了两号的紧身毛衣,裹着跟肉粽子似的,还是露了馅的粽子,还照样心情愉快,扭着肥臀,载歌载舞的。而我们中国人呢,都是申请美签到美国买大牌去,什么“黑色星期五”、“Boxing Day",连美国的签证官都会对中国人说,“购物愉快!”了。 相比较下这些窘迫而快乐的拉美人,真不明白我们这些个不愁吃不愁穿的中国人还整天抱怨个什么?

 


02/12/2012 06:01 分类: 评论(1) 阅读()
 

一条回应:“戾气”

  1. 渊,你可别关博哈。我老喜欢你的文字和音乐词赋了,有事没事我就上来溜达溜达,不然就像缺了点什么似的。

发表评论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